2010年度北京50强餐饮企业(集团) 、100强餐饮门店评选活动 ,所评选出的150家企业 、门店 ,其在北京餐饮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不仅客观地反映了2010年度北京餐饮市场和各餐饮企业发展的变化特点和走势 ,同时也为2011年北京餐饮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数据 ,必将成为引领北京餐饮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行业集中度高
据统计 ,2010年北京市餐饮企业由2009年的2.2万家增加到近3万家 ,增幅为32.36%。2010年度北京餐饮市场年销售额为666.6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约189亿元,各入选企业的销售额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份额 。
按入选企业报送的数据统计,北京2010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与100强餐饮门店的销售收入总额(已扣除重复统计部分)达到208.69亿元,占北京市餐饮营业总收入的31.33%,较2009年增加了61亿元,增幅为41.5%。
如果以集团销售收入进行统计,2010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的年销售收入为203.38亿元,占北京市餐饮业销售总收入的30.51%;与2009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138.72亿元相比 ,增长64.66亿元,增幅达到46.61%。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2010年,在餐饮企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50强与100强餐饮企业年销售额仍然接近全市总销售额的1/3 ,且同比增幅要大于北京餐饮市场年销售额的增幅 ,体现出相当高的行业集中度,保持了较高的成长性 。
整体实力增强
另外 ,2010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入围门槛比2009年也有一定提高 。
2010年入选北京50强名单的餐饮企业(集团)年销售额达到3400万元,相比2009年的3000万元 ,销售额同比增长13.3% 。
100强餐饮门店入围门槛为年销售额1600万元(2009年为1000万元),销售额增长60% 。在入选2010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有1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 有6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有29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2009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集团)是31家,2010年增加了5家;在100强餐饮门店中,有一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有8家企业年销售超过1亿元,有22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2009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单体店是14家,2010年增加17家 。
以上数据显示,2010年度50强与100强餐饮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同时,由于评选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更多的餐饮企业也越来越踊跃地加入到评选活动中来。
中心城区仍为餐饮热点
从地域分布看,中心城区占据优质餐饮企业的主要份额 。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在城四区(指东城 、西城、朝阳、海淀)注册的餐饮企业达到44家 ,占88%;郊区县仅有6家 ,占12%;在100强餐饮门店中 ,城四区有82家 ,郊区县仅有18家。其中朝阳区 、海淀区以其地域广大 、发展速度较快 ,在榜单中名列前茅,区域内入选餐饮企业以新兴知名品牌为主。朝阳区在50强中占15个席位,席位比例达到30% ,在100强中占据22个席位;东城区在50强中同样占据15个席位,在100强中占据20个席位。由于东城区内有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三大西式快餐入驻,其销售额在各区域内独占鳌头;西城区历史上是北京经济较发达的城区,汇集了多家饭店、知名老字号 ,在100强中占25个席位,居各区之首(见表一)。
总体看来,北京餐饮市场热点区域仍集中在东、西 、朝、海四城区,一方面反映出餐饮总部经济对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餐饮市场与人口集中度密切相关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提醒餐饮企业应做好细分市场,不断挖掘新商机,开发新市场 ,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特点,做好战略布局。
集团化趋势明显
据统计,50强餐饮企业(集团)年销售总额为203.38亿元,占全市餐饮业销售总额的30.53% 。同时 ,在100强餐饮门店中,有87家餐饮门店隶属于上述50强餐饮企业(集团),仅有13家门店为独立单体门店 。
特别是一些著名老字号和新兴知名餐饮企业旗下纷纷涌现出效益突出的核心店 ,全聚德集团旗下和平门店以单店年销售额超过2.5亿元的业绩名列百强榜首,另有两家门店年销售额均超亿元 ,湘鄂情 、顺峰海鲜世界、净雅大酒店 、金百万旗下均有亿元店上榜 。
这些活生生的数据,说明餐饮企业集团呈现出优秀餐饮企业逐步向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连锁经营成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著名餐饮品牌一直稳居排行榜前列,这些洋品牌率先运用连锁发展模式,走规模化、连锁化的发展道路 ,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的绝大部分,同样是运用了连锁经营的方式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从而跃居行业龙头地位 。
50强餐饮企业(集团)在经济效益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企业品牌在北京乃至全国餐饮业中均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品牌形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充分体现出上榜餐饮企业(集团)的雄厚实力 。
50强餐饮企业(集团)已成为北京市餐饮行业名符其实的领头羊 ,他们的经营状况 、发展趋势对全市餐饮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
正餐仍占主导地位
从业态分布来看,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 ,中式正餐有30家,占席位的60% ,年销售额为114.68亿元 ,所占比重为56.39%;火锅企业有7家,占席位的14%,销售额为15.90亿元 ,所占比重为7.81%;中式快餐企业有7家,占席位的14%,销售额为20.11亿元,所占比重为9.89%;西式快餐企业有3家 ,占席位的6%,销售额为50.96亿元 ,所占比重为25.06%;休闲餐饮及其他业态有3家 ,占席位的6%,销售额为1.73亿元,所占比重为0.85%。中式正餐无论是所占席位还是销售额比重均在50%左右,说明中式正餐目前仍然是京城餐饮的主流业态(见表二 、表三)。
中式快餐 、火锅强劲增长
西式快餐入选50强企业仅有3家 ,占席位的6%,销售额却占据50强总销售额的25.06%,单店则没有入选100强。这体现了快餐业的特点 ,虽然单体规模不及正餐,但是市场扩张能力极强 ,反映出中餐的标准化、规模化 、连锁化 、产业化 、品牌化水平仍待提升 。
同时从数据分析 ,2010年度中式快餐和火锅业态发展迅速,占50强席位的30% ,年销售额超过了38亿元
,均比2009年增长了一倍
。中式快餐和火锅业态表现出的强劲增长态势令人欣喜。